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180-9213-9007

当前位置: 首页>>创业知识>>财税问答

所得税会计的目标、对象及方法

发布于 2021-12-14

  一、所得税会计的目标
  所得税会计的目标或任务,是计算确定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企业应当缴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为获取净利润而发生的列于企业当期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两部分。当期所得税费用(简称当期所得税),是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而产生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简称递延所得税),是确认当期有关事项对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影响而产生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
  ?
  需要说明的是,在会计实务中,每个企业的所得税会计的目标或任务与其所采用的所得税会计方法有关,采用应付税款法的,只需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和当期所得税费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既要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和当期所得税费用,又要计算确定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对未来应交所得税的影响)和递延所得税费用。
  ?
  二、所得税会计的对象
  所得税会计的对象是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包括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
  (一)计算确认当期应交所得税和当期所得税,需要处理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企业应交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实现的应税利润总额,在税法上称为应纳税所得额,简称应税所得。
  当期应交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现行所得税率
  因此,计算应交所得税的关键在于要正确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确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有以下两种方法:
  1. 直接法
  就是直接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计算,即: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额
  2. 间接法
  即纳税调整法,以企业按照会计规定核算出的利润总额(或称为会计利润)为基础,通过纳税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即: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增额-纳税调减额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增额-纳税调减额
  =±性差异±时间性差异
  由此可见,纳税调整额实际上就是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额。采用间接法进行的纳税调整的过程,就是处理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过程。
  在会计实务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普遍采用间接法或纳税调整法,直接法不适用。
  (二)企业确认当期有关事项对未来期间所得税的影响,实际上是指由该事项所产生的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
  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这种差异是指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时间性差异;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这种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
  所以,所得税会计的对象是税法与会计之间的差异,所得税会计是处理会计与税法之间差异的一种专门的会计方法。所得税会计的理论核心,就是根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税法的有关规定,分析研究会计与税法之间存在的所有差异和处理这些差异的会计方法。
  三、所得税会计方法
  处理会计与税法差异的方法即为所得税会计方法。所得税会计方法,有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2007年前,企业所得税核算采用的是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要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自2007年1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又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小企业提前执行。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核算所得税应采用应付税款法。
  需要指出的是,执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就不得执行纳税影响会计法;执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时仍然需要采用应付税款法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和当期所得税费用。所以,本书主要介绍应付税款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重点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同时,也简单介绍纳税影响会计法,以便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比较,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有的教材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归入纳税影响会计法。其实,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不同于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处理的是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时间性差异,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的是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之间虽有联系,但性质和特点不同,不能混淆。
  四、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按照会计和税法的规定,根据企业当期发生的所有相关交易或事项和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分析确定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各种差异,包括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而且,对于所确定的时间性差异,要区分为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扣时间性差异;对于所确定的暂时性差异,要区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分析确定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各种差异,是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前提或基础。实践证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时,仍然需要将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区分为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并把时间性差异区分为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扣时间性差异,这样才能正确地核算出每一个期间的应交所得税。但是,有的会计书只把重点放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上,而对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却轻描淡写,更不区分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扣时间性差异,好像认为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就无需这样做。这是其他会计书的不足之处。
  (二)按照会计准则规定,采用所得税会计方法对所确定的会计与税法的各种差异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
  对于小企业,要核算出当期应交所得税和当期所得税费用;对于上市公司和其他大、中型企业,既要核算出当期应交所得税和当期所得税费用,又要核算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进而计算出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第二节 所得税会计的目标、对象及方法
  一、所得税会计的目标
  所得税会计的目标或任务,是计算确定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企业应当缴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为获取净利润而发生的列于企业当期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两部分。当期所得税费用(简称当期所得税),是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而产生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简称递延所得税),是确认当期有关事项对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影响而产生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会计实务中,每个企业的所得税会计的目标或任务与其所采用的所得税会计方法有关,采用应付税款法的,只需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和当期所得税费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既要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和当期所得税费用,又要计算确定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对未来应交所得税的影响)和递延所得税费用。
  二、所得税会计的对象
  所得税会计的对象是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包括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
  (一)计算确认当期应交所得税和当期所得税,需要处理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企业应交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实现的应税利润总额,在税法上称为应纳税所得额,简称应税所得。
  当期应交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现行所得税率
  因此,计算应交所得税的关键在于要正确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确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有以下两种方法:
  1. 直接法
  就是直接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计算,即: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
  -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额
  2. 间接法
  即纳税调整法,以企业按照会计规定核算出的利润总额(或称为会计利润)为基础,通过纳税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即: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增额-纳税调减额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增额-纳税调减额
  =±性差异±时间性差异
  由此可见,纳税调整额实际上就是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额。采用间接法进行的纳税调整的过程,就是处理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过程。
  在会计实务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普遍采用间接法或纳税调整法,直接法不适用。
  (二)企业确认当期有关事项对未来期间所得税的影响,实际上是指由该事项所产生的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
  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这种差异是指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时间性差异;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这种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
  所以,所得税会计的对象是税法与会计之间的差异,所得税会计是处理会计与税法之间差异的一种专门的会计方法。所得税会计的理论核心,就是根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税法的有关规定,分析研究会计与税法之间存在的所有差异和处理这些差异的会计方法。
  三、所得税会计方法
  处理会计与税法差异的方法即为所得税会计方法。所得税会计方法,有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2007年前,企业所得税核算采用的是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要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自2007年1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2011年10月18日,财政部又发布了《小企业会计准则》,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小企业提前执行。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核算所得税应采用应付税款法。
  需要指出的是,执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就不得执行纳税影响会计法;执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时仍然需要采用应付税款法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和当期所得税费用。所以,本书主要介绍应付税款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重点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同时,也简单介绍纳税影响会计法,以便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比较,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掌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有的教材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归入纳税影响会计法。其实,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不同于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处理的是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时间性差异,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的是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之间虽有联系,但性质和特点不同,不能混淆。
  四、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按照会计和税法的规定,根据企业当期发生的所有相关交易或事项和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分析确定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各种差异,包括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而且,对于所确定的时间性差异,要区分为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扣时间性差异;对于所确定的暂时性差异,要区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分析确定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各种差异,是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前提或基础。实践证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时,仍然需要将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区分为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并把时间性差异区分为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扣时间性差异,这样才能正确地核算出每一个期间的应交所得税。但是,有的会计书只把重点放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上,而对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却轻描淡写,更不区分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扣时间性差异,好像认为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就无需这样做。这是其他会计书的不足之处。
  (二)按照会计准则规定,采用所得税会计方法对所确定的会计与税法的各种差异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
  对于小企业,要核算出当期应交所得税和当期所得税费用;对于上市公司和其他大、中型企业,既要核算出当期应交所得税和当期所得税费用,又要核算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进而计算出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注册公司-商标注册-代理记账

陕西财税代办|联创财税】:专业为广大企业及创业者提供注册公司、代理记账、公司(工商)注册、商标注册、公司变更、公司注销、税务筹划等专业财税服务,为您解答各种工商财税疑难问题,如有需要,欢迎来电咨询办理!服务热线:180-4900-5268(同微信),免费创业辅导。
本文地址: https://www.sxcaishui.com/item/529.html
本文标签:企业登记公司注册费用
特别声明:
出于传递更多财税知识及信息之目的,本网除原创、整理之外所转载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相关阐述及结论并不代表本网观点、立场,政策法规来源以官方发布为准,政策法规引用及实务操作执行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本网无关!如您对所转载内容、署名等有异议,可与本网(info@sxlccs.com)联系,我们将在核实后及时进行相应处理。